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环球科学> 本期目录>

2011年第5期

时间:2011-04-26 11:21 来源:未知
【封面故事】 宇宙暴胀的核心漏洞 撰文/保罗J斯坦哈特(Paul J. Steinhardt) 宇宙诞生的最初一瞬间发生过一场极度加速的膨胀,这个被称为暴胀的假说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接受,它的许多预言也被越来越精确的天文观测不断印证。然而,果真如此吗?当年参与创
  

【封面故事】
 

宇宙暴胀的核心漏洞

撰文/保罗·J·斯坦哈特(Paul J. Steinhardt)

       宇宙诞生的最初一瞬间发生过一场极度加速的膨胀,这个被称为“暴胀”的假说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接受,它的许多预言也被越来越精确的天文观测不断印证。然而,果真如此吗?当年参与创立这一理论的科学家发现,这个假说在逻辑基础上存在漏洞——不仅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铁定会发生,而且就算发生过,暴胀也作不出任何有意义的预言。

 宇宙暴胀研究简史

撰文/虞骏

【热点追踪】

日本大地震:被忽视的预报?
撰文/中岛林彦 

       3 月11 日的日本大地震,或许本不该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从2005 年开始,日本科学家对仙台平原一带进行调查。根据史料记载和对地壳变动的监测,科学家警告:这一地区即将再次爆发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日本政府甚至决定在今年4 月参考这一研究结果,制定防灾对策……遗憾的是,地震不等人,它没有给日本人做好抗灾准备的时间。

核危机中机器人为何无作为
撰文/申宁馨

       自从在1995 年阪神大地震中蒙受巨大损失之后,日本就开始了灾难救援机器人的研发历程。遗憾的是,时隔16 年,大灾当前,机器人的表现,依然无法让我们满意。

【神经科学】

大脑扫描能否成为法庭证据

撰文/迈克尔·S·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 

       大脑扫描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律师要求法官采纳脑成像图片,以此证明被告精神失常而无罪或者证言属实。但法庭审讯时,法官依然拒绝采纳大脑扫描结果作为证据,这是为什么呢?

【动物学】

天生杀手

撰文/肯尼思·C·卡塔尼亚(Kenneth C. Catania)

       箭鼻水蛇长相奇特,设置“陷阱”捕鱼的策略更令人称奇。并且,小蛇一出生就具备完备的捕食技巧和策略,这是自然界的一个特例,它们可以说是天生杀手。

【环境】

死海命悬一线

撰文、摄影/埃坦·哈多克(Eitan Haddok)

       死海真的要“死”了——由于上游来水用于灌溉,海水又被大量抽出晒取矿物质,死海水位正在以每年1 米的速度下降。修建180千米长的输水管道从红海向死海供应海水,或许能使死海摆脱干涸的命运,但这么做会不会对死海中的生命造成影响,还很难说。

古生物学

还原恐龙集体死亡现场

撰文/保罗·C·塞雷诺(Paul C. Sereno)

2001 年4 月,一个由中国、美国、法国和蒙古国的化石猎人组成的科考队进入中国内蒙古的戈壁沙漠,在那里发现一处堆放着十多具青少年恐龙骨骼化石的遗址。为什么它们会同时命丧于此,到底是谁杀死了它们?

物理学

熵中妖精挑战绝对零度

撰文/马克·G·雷曾(Mark G. Raizen)

       19 世纪,麦克斯韦设想出了一只“妖精”,它能把守一道气门,根据分子的运动方向控制气门开关。由于这只妖精似乎能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论上对于它能否存在一直争议不断。如今,科学家不仅在实验室里巧妙“创造”出了这只妖精,而且还能借用它把守的气门,把大多数原子降温到距离绝对零度仅有百万分之一摄氏度。

对话

“ 转基因作物应该占据更重要位置”

采访/布伦丹·博雷利(Brendan Borrell)

       罗杰·比奇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世界上研究出首批转基因作物的学者。2009 年,他开始在美国农业部担任要职。尽管自己的研究引起了环保主义者的不安,但比奇坚持认为,转基因作物受到了环境保护论者不公正的打击,它们对养活全世界人口和农业可持续来说不可或缺。

 

 naturenews ·自然新闻】

他们被研究了65 年

撰文/海伦·皮尔森(Helen Pearson)
 

       这是一项长达65 年的研究:1947 年3 月,英国的研究人员对在一周内出生的5 000 多名孩子进行跟踪调查,每隔几年就记录一次他们的生理、经济和心理状况。65 年间,项目几次面临被终结的命运,研究者也更替了三代。当研究对象年满65 周岁,他们成为世界上被研究得最透的一群人,所有的研究数据都成为科学史上最宝贵的财富。而研究仍在继续……

 

围捕暗物质
撰文/亚当·曼(Adam Mann)
 

      对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已经进入实战阶段,但多项实验得出的结论却自相矛盾。不过,随着更大、更灵敏的探测器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暗物质粒子的真面目或许会在5~10 年之内被揭开。


双面科学家
撰文/单塔·巴利(Shanta Barley)
 

     英国科学家哈里斯是痛苦的“双面人”:白天,他作为分子生物学博士,不得不用小鼠进行试验;晚上,他是激进的动物保护主义者,潜入涉及动物研究的公司大肆破坏——最终,他因为过激行为锒铛入狱。


 
【前沿扫描】


预测下一场大地震 / 验妈妈的血 看宝宝的病

“虎妈妈”的孩子更抑郁

端粒长短预示未来健康

破解数学史上的世纪难题 / 新方法节约灌溉用水

透视水蚤

网络数据反映真实生活 / 银行家的流行病学思维

警察的光束武器

警报拉响 洪灾迫近

 

【专栏】

【图表科学】

置身辐射
撰文/马克·菲谢蒂(Mark Fischetti)

 

【论坛】

反思航天梦

撰文/劳伦斯·M·克劳斯(Lawrence M. Krauss)

 

【健康科学】

哮喘发病率为何飙升
撰文/韦罗尼克·格林伍德(Veronique Greenwood) 

        科学家曾提出“卫生假说”来解释哮喘发病率的升高:干净的环境让免疫系统失去了接受训练的机会,使人们容易过敏,产生哮喘。然而,近年来观察到的事实并非如此,而且除了卫生条件,生活习惯、肥胖等因素似乎都会影响哮喘发病率

 

【生命的壮阔】

狂犬病可以治愈吗

撰文/严家新 

 

【天人集】

蝴蝶效应
撰文/王道还 

 

【技术档案】

见证永远

撰文/戴维·波格(David Pogue)

 

 【怀疑论者】

不明飞行物和胡说八道
撰文/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反重力思考】

致命的娱乐
撰文/史蒂夫·米尔斯基(Steve Mirsky)

 

【经典回眸】

苏联太空人◎质疑飞机◎野战炮的进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