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罗绮
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的发生,标志中国有可能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
2010 年4 月14 日清晨7 点49 分,7.1级地震袭击了青海省玉树县,这个青藏高原上的县城民房大多为土木结构,几乎被夷为平地。
几个小时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东南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的一座火山剧烈喷发。这座火山在休眠了200 多年后,3 月20 日突然喷发,好在此前的小地震让居民得到警报及时撤离。而4 月14 日的再度喷发,产生了大量火山灰,迫使欧洲许多国家取消所有航班,关闭机场,航空交通瘫痪。
实际上,进入2010 年以来,全球地质活动异常活跃。从2010 年1 月2日开始,民主刚果东部北基伍省的尼亚穆拉吉拉火山、哥伦比亚西南部的加莱拉斯火山、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日本硫磺岛附近的海底火山以及冰岛火山相继喷发;1 月12 日海地发生7.3 级地震,2 月27 日智利发生8.8 级地震。这一系列事件,让人不禁疑惑,地球为什么变得如此不安分?

这种地震活动相对频繁和强烈的时期被称为“地震活跃期”。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在全世界、一个地区或一个地震带,都会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多震的活跃期,在另外一段时间内则表现为少震的平静期。自1900 年以来,1905年-1965 年间发生了21 次8.5 级以上地震;而1965 年以后近40 年里没有发生8.5 级以上地震,属于相对平静的时期。虽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火山问题专家魏海泉表示,冰岛的火山爆发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跃“很难讲是否有什么关联”,但学术界的共识是,火山活动和地震是一对孪生兄弟。地震火山喷发的产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引起岩石层的破裂,因此地震活跃期也可能表现为火山活动强烈。
目前,科学家对于地震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有人支持断层说,有人认为源于板块的动力作用,还有的人认为是地幔对流引起的。而地震活动的周期性现象,是地震带的应力积累和释放的全过程的表现。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是震源机制黏滑和蠕动交替进行的一种反映。
美国地质勘探局协调员迈克尔·布兰皮德并不认为全球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从地球本身的角度来看,地震的数量并不存在异常。”他认为,根据1900 年以来的历史记录,每年全球大约发生15 次7.0 至7.9 级地震,1 次8.0级以上强震。目前来看,虽然年度地震数量存在差异,但地球每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数量大致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