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环球科学> 观察> 观点>

“动物凶猛”无厘头

时间:2007-03-13 20:45 来源:未知
关于啤酒、熊、鱼和用致命爬行动物攻击。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总能与其它物种亲密接触。比如说,在过去24小时里,我就从浴巾上抖下了一只大蜘蛛;在驾车时小心地避开了一只青蛙;骑自行车时捎着一只搭车的蚱蜢;被一条狗扑到了身上;吃了一只鸡;自己却被蚊子当饭吃。这样的一天平淡无奇。但是,在过去的这个夏天,您要是没有听说那个有关人与其它生物之间狂野关系的新闻故事,就一定不会揪着条死短吻鳄甩来甩去。

     说说那个甩活短吻鳄的家伙吧。七月份,美联社取自佛罗里达州奥兰治港的报道是这么开头的:“权威人士说,一名男子与其女友在活动住房中发生争吵,该男子用一条三英尺长的短吻鳄击打其女友,并向她投掷啤酒瓶。”这句相对较短的句子(可能也是法官向那名甩鳄鱼者宣读的判决)本身就给人想象的空间,任何进一步的评论只会抹煞其光彩。

     几个星期后,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一头天真的熊发现了啤酒的更好用途。路透社的报道这么开头,“最近,在华盛顿州的某营地发现一头昏倒的黑熊,在此之前,它已经灌下了三打当地的罐装啤酒。”(动物酗酒的情况并不是没有。2002年,印度的大象发现了一些大米啤酒,于是举行了一场醉酒暴走。许多鸟类都发觉,吃了发酵的浆果就没法飞行。)我们这头醉酒的熊在西雅图东北部的贝克湖营地打破了冰箱,挑挑拣拣地大喝了一顿:它先是试了试另一种牌子,然后决定只喝雷尼尔啤酒。酿酒商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雷尼尔啤酒将这头熊任命为非正式代言动物,然后又举行了一场竞赛为这头熊起名。最后胜出的名字是Brewtus,不过我更希望叫它懒熊,或者另一个当之无愧的名字――酗酒熊。

     熊喜欢喝酒并不值得惊奇,因为似乎更多的人喜欢――吃熊。但熊自有其秘密武器。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每周发病与死亡率报告》指出,“在1997-2001年间,CDC共接到了72例旋毛虫病……的报告;这些传染主要与食用野生动物相关,尤其是熊。”熊身上寄生着旋毛虫,人们要是没把Smokey(译者注:意为“护林熊”)烧透,就会受感染。其实,这并不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每年约有12例病例。但即便是这个数字也符合一句古老格言的寓意“有时候你吃‘熊’[在老格言中是‘酒吧’],有时候是熊吃你。”更精确的说法是,“有时候你吃熊,有时候熊吃你,偶尔地,你吃熊时,会得高烧、寒战、疼痛、腹泻,还得去拜访寄生虫学家。”
     同时,熊和人还对鲑鱼有着同样的爱好。看看美国化学会(ACS)在八月发布的一则新闻,其中第一句话可能会让我们和所有识字的熊感兴趣:“根据最新研究,人工养殖的鲑鱼体内含有的阻燃剂量大于多数野生鲑鱼,但是,一些野生国王鲑含阻燃剂的量最高。”

     这份发行物讨论了ACS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份报告,揭示了现在许多鲑鱼都含有神秘的成分――多溴化二苯基醚,“在电子和家具行业中广泛用作阻燃剂。”但鲑鱼业发出了一份新闻稿,对此予以反驳,标题为“鲑鱼阻燃剂研究并未显示新资料;消费者无须担忧。”或者应当加倍担忧。说到底,经常食用含FDNY(译者注:纽约消防局)――我的意思是,PBDE――的鲑鱼到底要不要紧?两方面的意见达不成统一,这不足为奇,所以,我给出这条有用的鲑鱼经验法则:别去吃没法烧的东西。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真实世界的“真实”

    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求能够统一所有物理学的那个终极理论。现在看来,他们或许不得不止 ...

  • 12件事颠覆未来

    对人类而言,未来有哪些令人瞩目的事件将会发生呢?我们挑选出12个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

  • 保护自然须注重民生

    即使工业文明的脚步已经遍及天涯海角,环保主义者仍在不遗余力,努力减轻工业文明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