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在上周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网络版上报告说,由于海洋的持续变暖和酸化,漂浮的微小的年幼海洋软体动物(Haliotis coccoradiata)和海胆(Heliocidaris erythrogramma)的生存前景看起来非常暗淡。
这些海洋无脊椎动物生于宽阔的海域,它们在迁徙至更加艰苦的沿海水域之前发育出了由钙构成的纤弱的外骨骼和贝壳。
为了搞清气候变化如何对这两种海洋无脊椎动物造成影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的Maria Byrne和同事将这两种生物的卵转移到盛有海水的容器中——这些海水的酸性要比普通海水更高一些(pH为7.6或7.8,而非8.2),同时温度也要高上4摄氏度。
结果显示,年幼的海洋软体动物受到的影响最大;它们无法钙化自己像蜗牛一样的外壳,而是形成了无定形的斑点(图中右上),并且其中的大多数在温度升高两摄氏度后便会死亡。
当海胆在温度仅升高两摄氏度的海水中成熟时——此时并不考虑变得更高的pH值,其结局要略好一些,但是如果海水的温度升高4摄氏度,那么海胆只会形成很少的棘状突起(图中右下)。
由于南太平洋——这些物种的栖息地——的海洋温度预计到2030年将升高两摄氏度并且到本世纪末将升温更多,这些在生态学上和经济学上都很重要的物种不得不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或是向南到更冷的海域中生存。
相关阅读:
撰文/马拉·J·哈尔特(Marah J. Hardt)
卡尔·萨菲纳(Carl Safina)
在科学家应对全球变暖的疯狂构想中,海洋总是扮演着拯救地球的“下水道”角色:捕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泵入海洋;向海洋撒铁,刺激浮游植物生长,吸收更多 二氧化碳……但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真相:海洋正经历地球历史上最为剧烈的酸化过程,海洋生态系统已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