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戈登?贝尔(Gordon Bell)
吉姆?格默尔(Jim Gemmel)
翻译 郭凯声
借助新一代的影音设备,随时随地记录你浏览的网页、听到的音乐、见过的人、走过的地方,整合所有信息,编写专属于你的数字编年史。它不仅能帮你回忆过去的一点一滴,还能监控健康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人的记忆力难以捉摸:忽而不记得好友的电话号码,忽而忘记了业务联系人姓甚名谁,忽而记不清一本爱书的名字……丢三落四的情况每天都在提醒我们,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们想出种种方法来对付健忘,比如,把事情记在备忘录上,或者把电子地址簿存入掌上电脑,可不少重要信息仍然在不经意间溜走了。近年来,我们在微软研究部的开发团队着手用数字手段,按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去6年间,我们尽力记下戈登?贝尔(本文作者之一)同其他人往来的一言一行、同机器交互的一举一动,记录他看过的图像、听到的声音、浏览的网站――把他经历过的一切都收录在一部便于翻查、安全可靠的个人数字档案中。
数字记忆能帮助我们回忆过去的事件、谈话以及活动,但它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便携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人体状况指标和环境参数,例如血氧浓度、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电脑通过检视测量数据找出规律,比如确定什么样的环境状况会导致儿童的哮喘病恶化。传感器还可以记下每一次心跳(普通人一辈子的心跳次数大约为30亿次),电脑再结合其他生理指标,判断你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这些信息为医生准备了一份巨细靡遗、随时更新的个人健康状况手册。当医生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时,你再也不用绞尽脑汁、苦苦回忆了。
我们的这项研究课题名为“MyLifeBits”(我的人生比特,或称我人生的每一刻),它为打造终生数字档案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工具。我们发现,在图像和声音的配合下,数字记忆能让往事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加深人们对事件的感受,这与互联网在促进科学研究方面所起的作用异曲同工(通过互联网可以统合全世界的科研资料,并实现共享)。你读过的每一个字,无论出自电子邮件,还是电子文档,抑或是浏览网页时看到的,只要敲几下键盘,就能把它找回来。电脑能分析数字记忆,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时间。如果你为重要事项安排的时间不足,电脑就会提醒你。电脑还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就记下你当时的位置,制作一幅记录行程的活动地图。数字记忆最重要的作用,恐怕就是让所有人都能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子孙后代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迄今为止,这还是富人和名人的特权。
半个世纪的努力
二战末期,利用数字手段编写个人编年史的构想就已经诞生,但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才看到了实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