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环球科学> 热门科技>

国际标准砝码神秘“变轻” 50微克哪去了?

时间:2007-09-14 11:45 来源:新华科技
标志着1千克质量的铂铱合金圆柱形砝码的质量神秘地比原来少了50微克。这将给从事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等精密工作的人带来不少麻烦。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专电 据美联社12日报道,标志着1千克质量的铂铱合金圆柱形砝码的质量神秘地比原来少了50微克。这将给从事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等精密工作的人带来不少麻烦。

    存放在法国的这个标志着1千克质量的砝码由铂铱合金制成,直径和高度均为3.9厘米,在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被定为1千克的标准,并沿用至今。世界上所有使用公制计量单位的国家和地区全部依照它来确定1千克的质量。它一直被安放在法国巴黎塞夫尔一座城堡中有3层锁的保险箱里。

    国际质量和测量局的物理学家里查德?戴维斯说,与众多复制品的平均质量相比,这个标准砝码轻了50微克。

    他说:“奇怪之处在于,这些复制品的质地和1千克标准砝码一样,而且许多是在同一时间制造出来的,并于同一条件下保存,但它们的质量却慢慢有了差异。”

    戴维斯12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对于这个变化,我们尚未找出任何合理的原因。我们尚不能确定究竟是标准砝码的材料变轻了,还是现行的通用砝码变重了。”

    50微克仅相当于一个指纹的质量,这一质量变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简直微乎其微,但对于那些必须要求数据精确的科学工作者而言,却可能带来极大不便。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将于今年11月齐聚法国巴黎,讨论关于基本度量单位的一系列改革预案。

 

链接:

     目前,全世界的质量测定,都还在依靠一块118年前制作的金属块,也就是目前存放在巴黎郊外国际计量局储藏室里的这块标志着1千克质量的圆柱状铂铱合金,高39毫米,直径也是39毫米。

      每隔40年左右,“米公约”的51个签字国,就会把各自保管的国际千克原型复制品送到国际计量局,测量专家从储存室里请出国际千克原型,一一进行校正。校正后的复制品将被送回各国,担负起校正各个国质量标准的任务,这样的接力赛一直辗转延续到基层,最终使全世界的实验室和工厂中的天平和称重仪器都得到校正。

       目前,千克是唯一仍然以人造物体为依据来定义的国际标准单位,现代科技也已经厌倦了为这块金属质量的稳定性担惊受怕。测量专家们正绞尽脑汁,力图仅仅以自然界恒定特性为基础来定义质量。  

详情请参见《环球科学》2007年第1期《1千克究竟有多重》        


顶一下
(38)
86.4%
踩一下
(6)
13.6%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 电玩告别手柄

    新一代Xbox可直接解读肢体动作。2010年1月,微软透露了“Natal”项目的一些细节,这一...

  • 超级发动机 让汽车更省油

    全世界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考虑到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升内燃机效率...

  • 虚拟世界的真实经济

    网络游戏给发展中国家的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交易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来赚钱。...

  • 用舌头看世界

    一种非植入式装置依靠病人舌头表面的神经把光信号传输到大脑里去,帮助视觉受损的病人...

  • 高温超导 “铁”的飞跃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铜氧化物可以实现高温超导,去年,铁基材料成为超导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