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环球科学> 热门科技>

科学家观察到金属磁体中最大原子位移

时间:2010-08-03 08:29 来源:科技日报
有助于研发高效固态室温磁性制冷剂
  

    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英国科学家在金属磁体热膨胀中观察到最大原子位移,此一发现将在高效传感器、制冷剂等未来新材料的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材料在磁场中都会发生微小形变。英国剑桥大学的阿勒桑德·巴克扎及其合作者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发现,一种含锰的磁性材料CoMnSi,两个邻近原子之间的位移达到2%,这是迄今为止在金属磁体中发现的最大位移距离。磁体具有强大的磁弹性作用,正是这种机制造成了某些材料内原子会出现大的位移。
 

  通过一种名为高效中子衍射结合磁力测量的方法,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磁场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磁性突然增加,称为变磁性过渡阶段。此时,材料磁性的变化来源于原子之间的一种强大磁弹性耦合。磁弹性耦合作为一种变磁临界点的前兆,加强了变形效果,于是出现了加热时锰原子之间距离发生2%的“巨大”改变。
 

  伦敦帝国学院物理学家卡尔·桑德曼解释说,在磁场中,受到两对不同锰原子之间交换作用的驱动,虽然材料整个体积的热膨胀非常小,但它在一个轴向上长度的显著减少,就会伴随着其他两个轴向上温度增加或磁场和正向热膨胀。材料的体积变化在整体上很小的时候,形变在一个方向上会很大。尤其是,纹理材料会比其他多晶材料显示出更大的形变,多晶材料更倾向于“平均”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许多领域的研究。比如磁性制冷材料和磁伸缩材料,它们在磁场中的反应变化,可用作传感器或制动器。而且研究人员注意到,它可能使混合材料具有同样大的磁弹性效应。
 

  与气体挥发制冷不同,固态磁性制冷剂属于高效室温制冷。桑德曼说,采用磁场改变材料的状态能提供一种制冷效果,这是来自于固体形态的转变,而不是传统的压缩冰箱里那种把液体蒸发为气体带来的制冷。如果在一些具有和谐晶格结构的材料里,磁性制冷剂的制冷效果通常将更强大。
 

  通常的“磁弹性耦合”主要来源于稀土化合物,而金属材料只在变磁过渡时才能发生大的磁弹性耦合。稀土被用于制造电池和永久磁体,由于其在环保技术方面的关键作用,目前稀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这一发现也有助于减少对稀土原料的需求。(常丽君)

顶一下
(1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电玩告别手柄

    新一代Xbox可直接解读肢体动作。2010年1月,微软透露了“Natal”项目的一些细节,这一...

  • 超级发动机 让汽车更省油

    全世界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考虑到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升内燃机效率...

  • 虚拟世界的真实经济

    网络游戏给发展中国家的创业者提供了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交易游戏中的虚拟货币来赚钱。...

  • 用舌头看世界

    一种非植入式装置依靠病人舌头表面的神经把光信号传输到大脑里去,帮助视觉受损的病人...

  • 高温超导 “铁”的飞跃

    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铜氧化物可以实现高温超导,去年,铁基材料成为超导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