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环球科学> 天文> 星宇迷尘>

哈勃证明:长伽马暴威胁不了地球

时间:2007-03-09 17:18 来源:未知
屋主可能不得不担心洪水、地震和龙卷风会摧毁他们的房屋,但根据NASA哈勃望远镜最近的发现,他们至少可以在天灾名单上剔除长伽马射线暴(GRBs)。
  

     屋主可能不得不担心洪水、地震和龙卷风会摧毁他们的房屋,但根据NASA哈勃望远镜最近的发现,他们至少可以在天灾名单上剔除长伽马射线暴(GRBs)。


图为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长暴发生星系的例图.
图片来源:NASA, ESA, Andrew Fruchter (STScI),
and the GRB Optical Studies with HST (GOSH) collaboration.

     长伽马暴是高能辐射发出的强大闪光,有时看起来出自某种类型的超新星爆发(超大质量的星星爆发)。如果地球被附近的长伽马暴扫过,破坏我们大气中的臭氧,引起气候变化,改变生物进化。

     现在天文学家分析了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长伽马暴(它们会持续超过一到两秒),一些哈勃望远镜的调查显示银河系不是适合长暴发生的地点。科学家发现那些爆发倾向于在小型不规则的星系中发生,在那里星星都缺少像氧和碳这样的重元素。相反,银河系里众多的星星居民却拥有丰富的重元素。

     由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空间望远镜科学学院的Andrew Fruchter领导的天文学家们怀疑,环境可能有助于决定什么类型的星星会制造出伽马暴。他们通过哈勃来检查42场长伽马暴、18场超新星爆发出现的环境,发现一小部分在非常特殊环境下出现的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伽马暴与众不同。Fruchter小组的结论发布在5月10日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Fruchter小组发现检测到的大部分长伽马暴都出现在小、暗淡的、奇形怪状的、(不规则)的星系,它们大多缺乏重元素。只有一场爆发发生在类似银河系的螺旋形星系中,这意味着我们的星系不太可能发生长伽马暴。 相比之下,虽然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含有的重元素比重有大小之分,但出现超新星爆发的比率却不相上下。

     Fruchter小组还发现,长伽马暴发生的地点更多地集中于所在星系中最明亮的地区,那里集中居住着大质量恒星。另一方面,超新星爆发的地点在星系中比较随意。

     “长伽马暴出现在星系最明亮的地区,这个发现说明它们来自于大质量的恒星,比我们太阳重许多倍的恒星” Fruchter说,“缺乏重元素的小型不规则的星系,更有可能发生长伽马暴”这意味着如果过去星系没有大量的重元素供应,长伽马暴就更有可能发生。星系在新一代恒星形成时开始重元素储备,上一代恒星在宇宙富含重元素之前就形成了。

     富含重元素的大质量恒星不太可能发生爆发,因为在它们坍缩爆发之前,就因为吹过表面的星星风带走了太多物质。此后,恒星没能留下足够的质量,来创造条件引发这样的现象。


图片来源: NASA and A. Feild (STScI)

     天文学家认为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旋转的黑洞制造了伽马暴。星核坍缩发出的能量从一条窄窄的喷射中逃出,就像草坪洒水器里喷出的那股水流。喷注在恒星的残留物质中,冲出一条通路。直接喷流把能量集中在窄窄的一束上,它们的形成可以解释爆发何以如此强大。但是倘若恒星失去了太多质量,它只能留下一颗中子星,而不是一个黑洞,也因此无法形成喷注。另一方面,如果恒星在坍缩前丧失的质量太小,喷注也无法冲出恒星致密的外层。

     “ 这意味着被吹散了过多材料的超高质量的恒星可能不是长暴的候选者。放弃质量过少的恒星也同样不是。”Fruchter说,“看起来,只有上一代质量损失不多不少的超新星才是长伽马暴的候选人。”

     伽马暴可以分为两类:短暴,只能持续几毫秒到两秒,制造出非常高的能量辐射;长暴,持续两秒到数十秒,发出的伽马射线相对较少。虽然长暴不太可能袭击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短暴仍然可能发生。人们相信短暴是由两个致密天体(比如中子星)碰撞产生的。然而,虽然短暴的高能辐射,但它们仍然比长暴弱100到1000倍,而且即使发生在我们星系,对生命的威胁也比较小。

环球科学编译

顶一下
(6)
75%
踩一下
(2)
25%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短命的“浮肿”行星

    天文学家首次见证了一颗行星瓦解和死亡的过程。 中外天体物理学家联合组成的一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