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小区旁用于科研的实验塔。张世友摄
“辐射”是物理学的一个名词,是指热、光、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
然而,这个字典里本来中性的词却在百姓生活中衍生出许多不安,尤其是身边的电磁波和交流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究竟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危害?对我们的居住环境有没有影响?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①有电磁辐射的地方安全吗
多数环境是可以放心的,但也确有隐患
8月13日傍晚,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北路某小区的孙晓燕提前下班回家,等待着一家名叫达尔问自然社的环保民间组织检测人员的到来。小区边上有座不知什么用途的金属塔,成了孙女士和小区不少居民的心病。“这塔会不会是什么发射塔?都说电磁辐射会让人得癌症、白血病,这座塔离住宅这么近,家里又有孩子,心里总是不踏实。”
负责检测的达尔问自然社理事张世友有着多年电磁辐射的检测经验,他首先选择了小区离塔最近的一点,用电磁辐射高频测量仪测量小区电磁环境。 “大家看,电磁辐射为0.02微瓦/平方厘米,远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国家标准。”孙晓燕家的南墙距离手机基站较近,测量发现,此处的电磁辐射也很小。
“现在放心了。了解了相关知识,感觉电磁辐射并没有那么可怕。”孙晓燕微笑着舒了口气。
与孙女士有同样担心的人不在少数。家住天津市河北区金钟河大街的杨建章每天走出楼门总是下意识地看一眼不远处的手机信号发射塔,“怎么看都不舒服。”而北京市朝阳区双井附近一小区的居民更以实际行动消除对电磁辐射的担心——小区花园里竖起的小灵通基站咱扳不倒,可是自家楼道里的小灵通接收装置“蘑菇头”好处理,一剪子剪断里面的电线,踏实了。
然而,达尔问对北京30多家小区生活用电电磁环境的检测结果显示,各小区电磁环境均未超标,并且普遍的检测结果在标准值的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之间。
“的确,现在的电磁环境比几十年前要复杂得多,比如我们有通信卫星、移动电话,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但是电磁环境的复杂并不等于污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钱培芝告诉记者,自从发明了无线电,电磁辐射问题便随之而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广播、电视、通信、导航、遥控、食品加工、医学理疗、酒类陈化以及塑料热合加工,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视、手机等,都广泛采用电磁辐射技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电磁辐射技术,我们就难以维持高质量的生活。